专注户外纯玩,12年用心服务。您身边的纯玩旅行服务商!
¥2000起 满意度:100%
【川藏海稻】318川藏滇藏线 海螺沟 稻城亚丁 飞来寺 羊卓雍措 中国景观大道4~6人10日之旅¥1000起 满意度:100%
【四色丹稻】稻城亚丁 四姑娘山 甲居藏寨 色达 新都桥环线深度4~6人8日之旅景区简介:
青海原子城景区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诞生地,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60年代,一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来到金银滩这片1170平方公里的茫茫草原上,国营221厂基地的建设者们在党的领导下,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草原,艰苦创业。基地倾注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邓稼先、王淦昌等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的心血,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协同、无私奉献;树立了不畏强权、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团结拼搏、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1987年,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禁区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成为今日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而大量的旧址仍旧存留,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景点分布:
原子城位于青海湖东岸旁约20公里的金银滩草原上,原“青海221厂”所在地。景区占地面积570平方公里,旧址分为甲乙两区,乙区在海晏县城,主要是生活区,甲区是现西海镇,开放了原子城纪念馆、纪念碑、爆轰试验场、二分厂、地下指挥中心等多处景点,铁路、厂房、住宅、社会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至今保护完好,人们可以来此参观展览和当年的科研基地,了解祖国研制核武器时期的艰辛故事,纪念为祖国无私奉献的先辈。
221厂介绍:
原子城创建于1958年,退役于1993年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是历史留给中国人民的珍贵精神遗产,为国内所仅有。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位于海北州海晏县境内,南临青海湖,北依祁连山,西连柴达木,东接省会西宁,海拔3100—3500米,占地面积570平方公里,有18个厂区、4个生活区,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对外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等。基地分为甲、乙两区,甲区在今西海镇,是基地政治、科研、生产、文化中心;乙区在海晏县城,主要是生活区。基地始建于1958年,1964年正式投产,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都是在这里研制成功的,为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核讹诈,壮国威、军威。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根据战略转移的需要做出了撤消221厂的决定,同时对基地核设施进行了彻底的无害化处理,经国家级验收完全符合有关规定。
艰苦创业介绍:
1958年11月,代号为二二一的中国核武器研制基地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各路建设大军和科研工作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青海金银滩草原。他们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政治责任感,以三顶帐篷起家,在高原牧区盖厂房、修铁路、建公路,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生涯。
原子城纪念馆介绍:
2007年4月3日,纪念馆正式开工建设,2007年11月通过了主体验收,2008年5月20日,完成展陈工作,2009年5月26日开馆。纪念馆以翔实的文字介绍、大量的图片、实物展示、生动的实景模拟和场景复原,形象而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光辉历程。馆前的“青海省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称由张爱萍将军题写。
爆轰试验场介绍:
爆轰试验场是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221基地以西7公里处,总战地面积3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270平方米,由于试验目的和规模不同,分别由608、610、614、636、651、656等试验区(工号)和170-1、170-2以及废料填埋坑组成,曾担负着58年以来数十次两弹研制爆轰试验任务。于1998年8月经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探秘,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点通过详细的文字介绍,真实的文物展示,真实场景模拟和221基地遗址复原展示,再现当年的峥嵘岁月,使更多的人了解那一段艰难曲折、神秘而又辉煌的历史。随着浮雕墙、小广场等项目的修建,六分厂已成为原子城基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地下指挥中心介绍:
地下指挥中心位于现在的州邮电局办公大楼地下9.3米,当时对外称为“矿区邮电局”。指挥中心的真正入口为三重门,随后有卫兵室、话务室、指挥室、首长休息室等。指挥室里面陈列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通信设备,首长们就是在这里指挥221厂的正常运转的,通话设备上清晰的标明连接的单位,当年景象犹存。
纪念碑介绍:
原子城纪念碑是1992年撤厂时留下的,纪念碑是由基地工会主席李纯设计的,高16.15米,像一张紧弦待发的弓,象征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15时成功爆炸。顶端高高镶嵌着一个和原子弹相吻合的球体。纪念碑背面是600字的碑文。东西两面各有18块花岗石组成的蘑菇云浮雕。顶端下部四周设计的是抵御性的盾牌和展翅欲飞的和平鸽。而正面"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碑铭,是当时已满81岁高龄的张爱萍将军亲手题写的。
纪念墙介绍:
爆轰试验场的纪念墙,共和国不会忘记“两弹元勋”,民族的脊梁。 两弹元勋: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上星站介绍:
“上星站”位于二分厂以南0.5公里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二分厂组装完毕后,在“上星站”通过零次专列运往新疆罗布泊。据当时工作过的科技工作者回忆:当时装载上车时,没有鲜花,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一切行动都是在夜间秘密进行的,工作人员还认为是一次普通的货物运输,其实他们已完成了一项特殊的使命;同时通过“上星站”也可以表现基地建成后,合理的布局、完善的设施、科学的管理使得这片神秘禁区三十年如一日的守护着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宁。所以“上星站”是见证历史的一座建筑,可以充分体现221基地的神秘性,通过恢复吊装上车的一系列过程,可以让游客由衷的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历史抉择介绍:
1945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扬言要用原子弹封锁中国,并在日本建立了核武器基地。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作出了自己的历史抉择。以毛主席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不畏强权,力挽狂澜,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发展中国核武器事业的英明决策。
勇攀高峰介绍:
随着221基地的建成,一场原子弹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了。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怀揣光荣与梦想, 扎根高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群策群力,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勇攀高峰的坚强信念造出了“争气弹”,又在很短时间内突破了氢弹,研制成功了航弹和导弹,实现了武器化的过程。新中国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的落后基点上起步,仅用了十年时间便掌握了核武器等尖端科学技术,中华大地上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
东方巨响介绍:
1964年10月,正当全国人民喜庆建国15周年的时候,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对首次核试验作了周密部署,一个代号“投篮”的重大行动—中国首次核试验在最高等级的绝密状态下进入了倒计时。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西部一声撼天震地的巨响,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精神抖擞,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在全世界华人眼中,那蘑菇云是中国人精神怒放的花朵,那报纸广播传出的新闻是写在半壁云天的万金家书。
共和国不会忘记介绍:
原二二一基地建设以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许多亲切关怀,聂荣臻、张爱萍、宋任穷等许多国家核事业的领导者、开拓者为二二一基地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广大科技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离别家人,隐姓埋名来到金银滩草原,大力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那片神奇的土地,那段光辉的岁月,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景区资质:
国家4A级景区
景区特色:
休闲、历史文化、旧址
旅游攻略:
1、主要参观的景点分布在镇区和镇外,大概需要半天左右。镇区的景点相距不超过2公里,游客可以自行步行前往各处游玩。镇区外侧约10公里处还有一座爆轰试验场,购票后可以乘坐免费的观光车前去参观。
2、 原子城周边温度较低,即使夏季时夜晚也会很凉,来此游玩最好准备一些御寒衣物。
3、原子城大部分景点的室内区域都不允许拍照,请予配合。
最佳游览时间:
夏秋两季
景区位置:
中国>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
到达方式:
长途汽车至原子城,即可至纪念馆、二分厂、地下指挥中心等景点;试验场可凭景点门票在城内乘坐免费的观光车。
西和高速 → 京藏高速 → 湟西一级公路 → 海北大道 → 同宝路 → 镇区景点
湟西一级公路 → 海北大道 → 西莎线 → 镇外景点
原子城门票价格:
纪念馆免费开放
原子城旧址和试验场可以购买青海金银滩套票,160元/人。
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1米以下免费;71周岁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B.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1-1.4米、60至70周岁之间老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现役军官凭军官证购景区优惠票。
景区开放时间:
08:30-18:00
纪念馆周二至周日9点至17点,周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闭馆修整。
文章来源: 蜀尚户外旅行 http://www.ezout.cn
发表评论